对于游客,很多休闲农庄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:人来了却留不住,好不容易人留住了,却又留不住钱。因此,更不要留住游客的心,让其来了不想走,走了还想来,而且不仅自己来,还能带更多人来了。对于那些做得好的农庄,其留人、留钱、留心的秘诀到底是什么,秘密即将揭开。
秘诀一
超前的规划,合理的布局
【资料图】
所谓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即使再小的休闲农庄,也包括了管理、生产、加工、营销、景观设置、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的建设。况且区位交通、气候条件、生态环境、产品内容等等都是与农庄成败息息相关的,事先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。
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休闲民宿区就是由近80家乡村民宿庄园构成,并依托这些民宿将具有百年历史的桂花小巷开发成特色旅游街,带动了客家特色餐饮、特色风味小吃、特色手工艺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。使游客来到这里之后,能体验不同的农家风貌,并全方位地感受有当地特色的客家文化。
同时,区域内部各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在资源、客源、产品和市场等方面形成了相互带动、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。这样,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就出来了,能为城市旅游者提供一日、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,从而提高各个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。
秘诀二
鲜明的个性,特色的主题
无论是人、或者事物、或者产品,有个性才能吸引眼球,让人过目不忘。休闲农庄也是如此。鲜明、突出的个性和主题就是休闲农庄独一无二的靓丽名片。
主题也同样重要,主题要能够突出休闲农庄的最有特色的部分,最好在农庄名称上就能有所体现。是侧重休闲、还是侧重教育、还是做民宿,要让人一目了然,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,能有针对性地做出精准的选择。
台湾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。很多农庄一看名字,就知道农庄的主题和特色,如“飞牛牧场”以奶牛为主题,可体验牧场生活;“薰之园”以香草为主题,可感受浪漫温馨的场景,“花开了农场”则以珍稀花草苗木为主题,可畅游由奇花异草编织的梦幻仙境。
秘诀三
以产业为本,精细化雕琢
休闲农庄的基础是农业种养殖产业,这也是农庄能够持续经营下去的根本。无农不强,无旅难富。脱离了农业,就成了“休而不农”,名不副实。
休闲农庄很容易陷入假日经济的泥潭,淡季无游客,旺季无招待。产品的精深加工显得尤为重要,要将生鲜产品向干货制作、开发功能饮品、提炼美容保健品、旅游商品等方向发展,延长产业链,同时解决淡季无事可做的问题,提高经营效益。
秘诀四
创意要用心,体验要深化
有创意的产品,才具有恒久的生命力,能带给游客以心灵的共鸣和别样的感受,强化游客的粘性。
如金勇DIY农场每年都培育新的番茄品种,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,设计成“联合国西红柿礼盒”,让游客轻松享受一顿番茄盛宴,品尝到来自不同国度的形状、颜色、风味各不相同的西红柿,真令人爽口爽心。头城农场的叶拓T恤,总是别出心裁,常出新意,不断推出新的创意图案,吸引很多客人不断重复前来消费。
秘诀五
将资源用活,画龙更点睛
休闲农业可用的资源很多,举凡自然资源、农业资源、乡土文化、乡村建筑、民间技艺、民俗节庆、传统手工等等,只要善加利用,都是难得的宝贵素材。只要运用得当,加入一定的创意改造,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资源的挖掘重在突出地方特色,要有乡土韵味,要有乡土风格。休闲农庄可以发现和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与当地特色资源,如草织、藤编、雕刻、手工艺品、地方舞蹈、戏剧、音乐、古迹、传说,通过新奇创意,包装打造出特色品牌。
民俗风情和农业节庆也是休闲农庄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。我国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,也由此形成了很多丰富的节庆习俗,如民俗文化类的传统二十四节气、泼水节、火把节等,农作物类的采摘节、赏花节等,以及垂钓节、农业嘉年华等活动类节会。
在休闲农庄中举办节庆节会,可以丰富农庄的休闲娱乐内容,又能提高游客量,带动农庄的餐饮、观光和产品销售。或者主动融入区域性的大型节会,利用机会扩大影响。
注:本文图文来源于最农公社,如侵犯您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。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!不落地,不创意,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,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!
X 关闭
对于游客,很多休闲农庄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:人来了却留不住,好不容易人留住了,却又留不住钱。因此,更不要留住游客的心,让其来了不想走,
观点网讯。4月13日,国新办举行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。观点新媒体获悉,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指出,对于一季度的外
4月12日,争光股份(301092)融资买入95 19万元,融资偿还75 67万元,融资净买入19 52万元,融资余额4680 06万元,近3个交易日已连续净买入累计70 55万元。
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(记者石龙洪、赵博)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,台湾“缺水、缺电、缺地、缺工、缺人才、缺蛋、缺药”问题持续引发民怨。国台办
中新社青岛4月12日电(胡耀杰蔡亚群)作为本赛季收官之战,2022 2023赛季全国花样滑冰冠军赛12日在山东青岛启
前言3月7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致信网友,真挚欢迎大家来体验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。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究竟是怎样的生活
Copyright 2015-2022 世界科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